[ 本帖最后由 英雄武松 于 2012-6-26 01:20 编辑 ]# S: C2 e* A w5 f5 r4 x4 K
2 i. I, v2 w7 u9 t( c; K: G- B3 ~) Z. x( T 关于临终关怀与过度治疗的思考
, o+ U0 L# C% K, y- v% O5 j% }4 w, ?& Z9 c <大众网-齐鲁晚报 >
5 T7 _( Y+ V3 a c1 G" Z$ a4 z' D: A* V
9 p7 q7 u5 x' I0 x9 D: |
■“要想救老人,必须进行气管切开,人工插管上呼吸机。”一个月过去了,ICU病床上的这位老人,“已经完全谈不上生活质量,比家人想象的要更痛苦。”
( E' t( I) c( _4 j* k9 w) W4 `$ E5 L6 W1 L
■当治疗已经无法呵护生命的尊严时,每天大剂量的药物注射、呼吸机支持,其实已经完全没有必要。“在可能的情况下,应该避免让生命留给家属一副恐怖的模样。”) }+ t$ z# ^8 `$ r
2 e6 C- N( V& K, O
时间过去了整整一个月,陈老太依然躺在济南一家知名三甲医院ICU的病床上,凭借呼吸机的支撑,延续着羸弱的生命。& B' T! C* |0 ~0 S9 x
0 m0 f7 w) A- y. i' O: V 这是一位不幸罹患晚期肿瘤的70岁老人。当她一生中最后的时光一步步逼近,生离死别,生活中最为残酷的一面开始展现。以孝与爱的名义,看起来,她的子女与家人丝毫没有别的选择,唯有坚持。* O+ G0 @ H3 c; N0 |% {( A6 P3 \
3 l L7 B6 l* {: F/ m7 ~9 ^" X8 a R 这是最好的选择吗?
( Z! y. v, z: o( ~2 W- R) Z7 `# t/ [6 w
" M4 k; E" y+ {7 P1 P# L$ c) y “病人比家人
- j& t( S! ]* @; S9 S5 [7 L& Z- l
想象的要更痛苦”" ~: D* w. K0 J6 v0 b$ K- s
- i$ Z5 u) k: ? g' W# Y [4 L
陈老太是一个月前因为肺癌病情复发入院急救的。
6 x$ h4 K+ }$ q- ?; {: [: P0 d; |# }' T9 h0 K4 ~
即使无数次设想过死亡,当最后的时刻逼近,生命可能依旧是焦灼的。因为,那时候,为生命做选择的,往往不是自己,而是别人——比如子女或近亲属。陈老太所面临的,就是这样。' S5 g5 b4 |1 X6 l2 ^: N
5 i- D. H% r7 Q/ a0 W+ m 当陈老太在子女们的哭喊中被救护车紧急送往医院时,她的生命已经濒危。) e. e! U$ h1 O
# \, E; @) }$ q( J “要想救老人,必须进行气管切开,人工插管上呼吸机。”医生很快发现,她是因为晚期肿瘤导致肺部感染,引发堵塞性肺炎,致使呼吸衰竭。如果不及时抢救,她的生命很快就会结束。
: p0 h8 g' c+ S. f# s. Y* q' G3 J9 }! Q9 m9 x$ X- c- h
子女们没有丝毫的犹豫。尽管医生告诉他们,以目前的所有治疗手段而言,已经不能缓解老人的病症,而只能略微拉长一点生命的长度。即便靠费用昂贵的综合急救手段维持,老人最终仍会因器官衰竭而死。. x; q7 M5 {3 @! b) e2 B
8 x7 i3 J( S# ~" j3 Z: K7 ]' x
实际上,即使是这家病房床位总量超过2000张的三甲大医院,ICU床位也只有17张,原本是为接诊急重症患者预留的,原则上不接收晚期肿瘤患者。
2 ^6 p, O6 F+ Q, N3 f( T# u" z6 B i3 q2 }) o( t6 r
现在,整整一个月过去了,每天有一名医生和三名护士,24小时负责陈老太的医护。抗生素、营养液、免疫制剂、镇痛药……分分秒秒,都有不同的药品源源不断地通过输液器,注入老人的体内,而她对此几乎没有知觉。每天让医护人员稍稍安慰的是,在药物和呼吸机的支持下,心脏监护仪上的曲线相对平稳。3 Z F0 Y" U$ K. A2 O+ P
' |6 V/ J$ K7 E
现在,病床上的这位老人已经不能说话、不能吃饭,甚至连意识都是模糊的。“已经完全谈不上生活质量”,一名医生说,“病人比家人想象的要更痛苦。”
" v( X: ?3 a' o- u
# p! @3 ^5 }* r ]6 k7 z 求生不等于
+ C, s- |$ k5 r: @7 x9 V& q% j3 Z5 ~* O# B7 \
拿身体“试错”& p$ a& k6 r3 W
R$ [; [5 O3 D
6月18日上午,在省城一家三甲医院的普外科病房,记者“旁听”一位知名专家坐诊。其间,有两个患者被怀疑患了肿瘤。 Q9 E/ P/ p* p
7 z1 O$ y% Z4 D; [! n- Q* u# b “医生,这个能做手术吗?”9 \* u" a, g Q0 B/ b. z- H
: |5 u" A* O$ C6 G; \
“做手术能好吗,医生?”" g$ F! P. T" M I2 C8 ~
- u" v1 W, ^9 i9 d' W 不同的诊断,病人家属口中,是一样的焦急。
6 F+ O% b, V8 e1 ^: E; t
- [9 k1 E; E+ ~5 w4 [3 R 齐鲁医院肝胆外科教授牛军说,几乎每一个病人和家属一样,一旦有了病,首先想到的就是手术。但实际上,对于像恶性肿瘤等疾病,医生更多只是进行对症治疗,而不可能像处理骨折等普通外伤那样,可以帮助患者实现病情的完全逆转。
6 B; _7 [" T9 n8 t7 ~+ Z
l$ Y, `& Q' T) I' U( l 但绝大多数病人不会这样想。身患肺癌14年的济南一家抗癌俱乐部的志愿者韩大白,就曾面对不少类似病友的怆然离世。% u$ c: ~) E( [7 A N& O
% z* g* W7 [+ e+ O
“想起一些病友的离开,我就流眼泪。”6月21日,在韩大白的家中,与记者谈起一些熟悉的病友的离开,他两眼通红。“有几个病人,本来挺好的,非要做什么新的治疗,很快就不行了。”3 V' v* J" o: ~9 ^* `3 p9 G
4 l$ j- L( M& y ~$ x, {4 ] “当时我们抗癌俱乐部的一位骨干成员,乳腺癌,经常参加我们的‘话疗’等集体活动,精神和身体状态都很好。后来,听说上海有一种新型疗法,可以将肿瘤集中杀死,她极力要去。”韩大白劝她三思而行,觉得只要能像现在这样维持下去就不错,但她一心想着根治,“前一段时间我刚去送别了她……从上海一回来,她就跟我说,‘大白,我可能错了。’”
3 w I% T+ A- I, q7 a0 G! B$ ~# @; {& |* k6 |
在韩大白看来,对于身患肿瘤尤其是晚期肿瘤的患者而言,根本就没有“试错”的机会。“姑息疗法,看起来消极,其实是对身体最大的保护。”韩大白说,这些年来,他坚持“多看医生少吃药”,从不拿生命做实验。* P! O8 D7 }" H, `; A" n" V& |) ]
1 P6 w. i0 k: `$ W7 ` 作为抗癌俱乐部的志愿者,6月22日一早,韩大白又来到泉城公园,为在这里集体活动的病友们送杂志,现身说法。也是在这里,曾有八名病友,因为坚持服用一种“特效药”而先后辞世。
" u1 b/ ^3 g% a0 r( a) A6 a& {8 F% V( b- J$ s
“500块钱的一粒药,对某些肿瘤有作用,但个体差异非常大。”韩大白记得,其中一位病友,为吃这个药先后花了40多万元,还被迫卖了房子,最终也没能实现延长生命的梦想。6 o, [" W& p% e; g& m# C6 A
( \9 G% P y- n0 ~% u: K 今天,日益严重的过度医疗现象让人担忧。比如,做CT检查对人的伤害非常大,做一次心脏冠状动脉CT检查,放射量相当于拍了750次X光胸片。对那些不需要CT检查的年轻人,尤其是年轻女性来说,不但起不到作用,还会带来患癌症的风险。# A9 f: g. E- o! b/ H6 J/ f9 ? T
9 }2 E, G# {' |/ c I8 x
关于过度医疗,包括美国心脏病学会(ACC)、美国临床肿瘤学会(ASCO)在内的美国九大医学组织曾下了一个简单的定义:过度医疗是指超过疾病实际需求的诊断和治疗的行为,包括过度检查和过度治疗。( g' H; J, S# q; J" k. j) n
* g g" n7 T7 R5 d6 c5 I
“避免让生命留给
9 i3 r5 G/ s9 v4 ^) V
& j3 s9 r) e0 O- G 家属一副恐怖的模样”& K; U1 W' v, ~ ^% f
% j/ G! a- O8 v' C8 f- E' ~+ B* s
ICU病床上的陈老太依旧在呼吸机的帮助下呼吸,生命的终点随时都可能到来。
; M& k( A. u U; R9 p- ^8 P6 L
5 v+ c& _) W7 o 按照齐鲁医院麻醉科医生王志刚的看法,从临终关怀的角度出发,这一则生命的故事,完全可以有另外一个版本。
# M4 \1 \$ W0 C. y" q z! {% b$ {8 E: M0 T" ]
“对于晚期肿瘤病人制定治疗方案,大原则应该是从病人的角度出发,而不是别的。”前些年供职于山东大学第二医院期间,王志刚曾主持开办“疼痛病房”,开展临终关怀项目,先后为逾千名晚期肿瘤患者实施了临终关怀治疗方案。% W' I9 r' r/ N5 V2 }
+ P0 V0 X. Z$ C, u
身为医生,他深知,绝大多数晚期肿瘤患者都会伴有周身的剧痛,营养的消退则会让人骨瘦如柴。
# P4 Z" m5 g8 l6 x4 H8 P! y6 O6 G. e" t! F/ j' _
“作为生命,为什么一定要以这样的模样离开?而不能以另外一种有尊严的方式离开?”王志刚认为,当治疗已经无法呵护生命的尊严时,每天大剂量的药物注射、呼吸机支持,其实已经完全没有必要。“在可能的情况下,应该避免让生命留给家属一副恐怖的模样。”
2 G) H" ]* v5 f' `2 R4 {6 P& R, h2 x2 U2 U7 m
齐鲁医院原党委书记周日光,现任山东省医学伦理学会会长,他清楚地记得,前些年医院里的一名老外科专家,意外查出消化道肿瘤,并且已经转移到了肝部,这位专家的选择出乎很多人的意料。( G; c$ u5 b9 G. b. D s4 b
9 U# I: l% h) Q8 s& r v “他既没有选择手术,也没有进行化疗或放疗。”周日光很钦佩这位教授的选择,“他把自己的工作和生活都安排妥当,没有过多地承受痛苦,坦然地度过了生命中最后的时光。”, \% B, m0 E5 H! G
4 a+ K* C% p3 Z. G 为自己选择
# W2 N7 H) d# E& |, R1 ]6 |2 {- N* | _. ?) g' h' Y
还是为病人选择
! U1 k; d( D2 e. @- T
/ R4 `9 t3 c# h; V6 s& D7 s3 d “在家庭实在困难的情况下,我们不主张家属四处借债,赌手术延长生命的几率。”省千佛山医院呼吸内科专家刘世青遇到过很多这类患者,他觉得,对于这类患者,与其把钱都花掉,还不如留着这些钱,让一生拮据的患者在生命的最后时间里,满足平时不敢想的“奢侈愿望”,只在病发时接受适当的药物治疗以缓解痛苦。# N1 J* d: L1 Z9 x' x: Y: H
- q6 Y- W0 U- z7 {. u# j/ b
周日光曾有一个老朋友,胰腺癌转移到了肝部,在一次病情复发后,朋友的儿子来找他求助,咨询要不要继续手术。周日光劝他,手术已经没有实际意义,反倒不如在老人身体允许的情况下,多带他出去逛一逛。4 C, `' r9 T. }/ N4 K
/ u+ _; Y! U' U0 X( q
“在最后的四个月里,他没有住院,由儿子带着出去散步、旅游,身心状态都很不错,见人便夸孩子又带自己去旅游了。最后15天,他住进医院里,也没有上呼吸机以及各种抢救手段,只是最大限度地减轻他的痛苦。最后,他没有遗憾也没有痛苦,走得十分安详。”
6 L+ U8 v2 n# L. J/ N0 O8 S4 b
9 H; n; w, D! f 省立医院泌尿外科专家蒋绍博曾经两度赴美学习,并在那里接触到很多临终关怀的案例。他说,当病人的生命走到最后,家属究竟是为自己选择还是为病人选择,其实是导致东西方差异的重要因素。
! |1 d( U4 M7 {$ ]5 Q& F1 t- H
! w( S: K/ Q' D6 k! \ 在他看来,选择“不惜一切代价”地为病人施加无意义的治疗,很多时候是迫于周围人的道义压力,可是,病人呢?# u/ Q6 P: o0 }5 ^5 \* ]0 r
. n2 Y, [2 V6 N+ { 现在,陈老太仍旧一个人躺在ICU的病床上,凭着每天近5000元的昂贵医疗费用,艰难地呼吸。
- P4 A! H( \2 g) ^+ C& h7 B+ K2 Z4 f3 v
“老人还在,子女心里稍稍能好受一些吧?”记者话音未落,医生很快反驳:“如果他们看到老人现在的样子,更受不了。”
3 H. g5 W9 n, D: L4 u% ?" h% l& r9 _7 T: U3 ?% c, B
ICU病人是谢绝探望的,隔着厚厚的铁门,子女和陈老太实际已经处于两个完全无法交流的世界。5 s# m' D$ z' @1 U
" }% j% Z# S* Y- m& }' L “过度医疗”时代的 临终关怀
# \' @" e R# o
. E1 l$ o- e- z3 p/ J 文/片 本报记者 石念军
5 g1 I7 R3 D! x! L- h- E# [3 i7 k$ c3 Z& a9 y Z2 w) z
手术、介入、化疗、放疗……一方面是治疗手段的不断丰富,一方面是检测设备的更新换代。虽然一直缺少明确的数据支持,但几乎没有人否认,这是一个过度医疗盛行的时代,仿佛一切病痛,只有尝尽所有可能的治疗手段,才能证明它的不可逆转。5 d3 v, t$ f7 [8 N4 j e' H
/ \' C5 O! O8 [& G" `
现实中,很多晚期肿瘤患者,往往处于两种极端:要么住院不得,居家苦熬;要么“不惜一切代价”地急救,艰难存活。这不是对生命应有的尊重。
; \9 W, o( b7 i; G2 s# J( d) S6 P0 {8 r% W0 \8 a; E: S6 }( ]
临终关怀连番折戟% b( }4 G M& {6 l; X/ }& v8 c- j
6 Y# g8 B0 N9 F! ]. ~9 R8 I4 x 王志刚是齐鲁医院麻醉科的一名医生,几年前,供职于山东大学第二医院期间,他曾主持开设了拥有9张病床的“疼痛病房”,开展临终关怀项目。0 O) ]$ x7 N. J; F. R( |) N
" L7 G* \" C4 t4 d
现代临终关怀始于上世纪70年代,它不是一种治愈疗法,而是一种专注于让患者在逝世前的几个星期甚至几个月的时间内,减轻疾病症状、延缓疾病发展的医疗护理。
' D3 E" D( S# O1 G% t \8 J. e& U, r0 o$ }0 t; N
驻济各医院多曾试水临终关怀。济南市第五人民医院1999年最早启动该项目,持续到2006年。2004年,时任山东大学第二医院麻醉科主任的王志刚,在医院创办临终关怀病房,到2009年因个人工作调动,项目也就随之告停。2009年5月,山东省千佛山医院肿瘤科主任李岩申请成立有30张开放性床位的“宁养病房”,开展临终关怀服务,结果,“本院的病号转不动,外院的病号引不来”,床位运转率始终没有达到医院要求的85%,半年后关张。6 `$ w) u' q. c5 I, h8 y" E6 |# Z
7 _4 ~8 V: L. ^! E+ J" l3 B 采访中,多数医生都认可临终关怀符合现代医学方向,应该得到推广,但就是这样一个医学界公认的好项目,为什么屡屡折戟?
, A0 I9 J6 t5 g1 x# j2 ?& X* l$ E% |) i$ _& ~
王志刚说,由于前期治疗花费巨大,进入临终关怀阶段的病人,已无需太多治疗、检查,每天费用几十元,医院不仅不盈利,而且还要拿出资金给予补贴。在医院经营性运转的情况下,创收与否成为临终关怀项目的“生命线”,也就不难理解了。7 @/ A0 o" {$ {2 d2 ~
' ~$ c3 @* c7 e" S W1 G$ G. @ 推广“死亡教育”
4 I/ |5 |4 Y$ b1 }/ u
) s# Z7 |+ j1 K 现在,驻济各医院中已没有严格意义上的临终关怀病房。除了经营上的压力,很大一个原因是东西方文化上的差异。: W4 }, k* E$ G
5 R! J1 A5 o6 b& |" h 王志刚曾到现代临终关怀项目的发源地——英国桑德斯护理院考察,他发现,在西方一些国家,临终关怀项目开展得非常普遍,医院、老年公寓、居家,各种形式的临终关怀项目随处可见。
/ d; I. |1 }5 f& ^1 ]* O8 b# O( P$ C0 B
“现在,很多人连送老人去老年公寓都不肯,认为这是不孝,临终关怀项目不被认可也就不难理解了。”王志刚说,很多人认为“临终关怀就是送终、等死”,其实,临终关怀是着眼于为患者提供合理的医疗护理,帮助他们保持相对高质量的生活。
6 v7 p0 r& I: {! u! p
5 H ^- u+ s- T; C# @ 在王志刚看来,临终关怀很重要的一个方面,是推广“死亡教育”,帮助病人及其家属培养起正确的生死观。# @9 m( V! @0 `/ Z# r4 ]% [
, S- n! M2 e( y! q& F/ | “人们为什么惧怕死亡?因为我们日常接触的各种各样的死亡都是恐惧的。”王志刚说,临终关怀既包括必要的生理医护,更包括心理调整。“如果生命已经不可挽留,那么,最关键的就在于,如何减轻患者对死亡的恐惧。”( N* T3 C& C3 y
, T9 A5 v4 J4 p/ _: M/ E; P
事实上,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并接受临终关怀。已经告别临终关怀病房两年多了,王志刚至今仍然会接到一些患者家属的请求,请他到家中为弥留之际的老人提供临终关怀服务。! F0 d0 L( K+ R7 J- _4 G* Y! [; H! W# j
3 f# y K5 I6 I& M
“事实证明,只要是接受了临终关怀服务的患者和家属,对临终关怀都非常认可。”王志刚统计发现,这些实践居家临终关怀项目的病人家属,大多都是知识层次和收入水平较高的群体。“他们中的很多人,尝试过手术等各种治疗,也接触过很多养生疗法,当生命已经不可挽回的时候,给病人提供临终关怀就成为他们最后的选择。”9 f( b; C" C8 l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