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患者服务: 与癌共舞小助手
  • 微信号: yagw_help22

QQ登录

只需一步,快速开始

开启左侧

收集资料用贴(请勿回复)

[复制链接]
2858 13 雪人16 发表于 2016-7-10 22:50:28 |
雪人16  大学四年级 发表于 2016-7-25 10:34:03 |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: 中国
本帖最后由 雪人16 于 2016-8-18 15:43 编辑

PD-1

钱少的病友进来看:pd1减量使用的实验数据汇总
http://www.yuaigongwu.com/forum. ... 4&fromuid=51026
(出处: 与癌共舞)  BY  对照记1949

国内抗PD-1治疗途径大全 2016-7-18更新
国内PD-1治疗途径大全 2016-7-18.pdf (88.21 KB, 下载次数: 19)

香港医生联系方式

叶维晋医生:
地址:香港中环德辅道中71号永安大厦18楼1807室(港铁中环站A或B出口)
电话:+852 63198861
备注:不要求患者亲诊,亲属可代诊、取药;

邵祖德医生:
香港中环德己立街2号业丰大厦5楼507室
周一~周五:10::0~13:00,15:00~18:00
周六:10:00~13:00
25861726/25960802
备注:不要求患者亲诊,亲属可代诊、取药;

徐成之医生
九龙弥顿道26号13楼 1303-05室
00852 23809002
备注:原则要求患者亲诊;付款需要现金。

PD1的问与答—我所知道的PD1

原创 2016-08-01 snoopy 肺癌康复圈

周末很多病友向我询问关于PD1的使用事宜。我猛然发现自己很有可能是圈子里第一个使用PD1且取得良好效果的人。为了省事,我在这里专门开这个帖子,把常见的问题一一列出来,好让大家以最快的速度了解PD1这个可能救命的新路子。我会尽量以通俗的需要去讲,避免专用词汇,如果大家看完后觉得还有问题要补充,可以跟帖提问:
一、PD1是什么,它的起效机制是怎样的?
答: PD1是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一种。通过实现对免疫检查点的抑制,使得人体自身的免疫系统能够发现并攻击癌细胞,实现治疗癌症的目的。
二、PD1目前有哪些药物?
答:目前主要有keytruda和opdivo两种药物,分别简称k药和o药。这两种药由两家不同的制药公司生产,原理一样,效果差不多。整体使用成本基本持平。我家用的是k药。

三、怎样才能用上这个药?
答:三个途径。第一,自己去香港私家医生处购买。只需要家属去就可以了,无需病人亲自去;第二,去香港或者海外医院治疗,其中最好的当然是美国安德森癌症医疗中心了;第三,加入国内的临床实验组,免费得到药物。

四、药物如何使用?
答:无论是k药还是o药,都是采用静脉注射也就是打点滴的方式使用。药买回来后在医务所都能完成注射。

五、药物如何运送?
答:药物是水剂,需要在2-8摄氏度的环境下运送。购买药物后医生会给我们一个冰袋,可以保持8个小时。另外,医生还会写一张医生证明,以备海关查验,也就是说,药物是可以合法通过海关的。

六、药物使用剂量如何计算?
答:以我熟悉的k药为例,标准剂量是每公斤体重2毫克。我父亲体重60千克,所以标准剂量就是120毫克。但是因为每支药物的含量是100毫克,买两支就太多了,所以每次我们都是使用一支,也就是100毫克就可以了。使用频率要求是每三周注射一次。但我们没有按照这个频率去打,我们6针足足打了半年。事实证明,如果病人对这个药是敏感的,降低剂量,拉长间隔都是没有问题的。但如果病人对这药不敏感,天天打也不见得有效。

七、药物价钱多少?
答:我只知道k药的价钱。现在每针是三万三人民币,每针是100毫克。我去年10月买第一针时是四万八,所以总体上讲,药物在降价。这个价钱是*的价钱,别的的价钱我不清楚,但据说稍微便宜些。这个药很奇怪,在香港药房里价钱接近5万,但私家医生处反而便宜很多。

八、药物针对哪种癌症?有效率是多少?
答:目前被FDA批准的适应症有黑色素瘤和非小细胞肺癌。其中针对非小细胞肺癌的整体有效率(不做筛查,盲试)约为20%。但由于这个药的起效机制是激活免疫系统,所以理论上来说,它是目前唯一一种广谱抗癌药,所以现在很多胃癌,肝癌甚至血液癌的患者在试用。我在香港医生那里就看到过一个晚期胃癌的病人在打针,他说效果很好,达到完全缓解的程度。

九、有没有指标可以预判药物效果?
答: PDL1是否高表达是目前预判药物效果的唯一指标,有研究表明,PDL1高表达的患者中,药物起效率超过70%。但是,也有研究表明,PDL1阴性患者也有相当一部分是起效的。所以目前绝大多数患者都是盲试,其中就包括我家。

十、药物对转移,尤其是脑转移效果怎样?
答:我爸有骨转,胸膜转,淋巴转,肾上腺转,脑转,而且骨转已经到胫骨,属于远端转移了,骨痛明显,不吃止痛药无法入睡。即便打了骨转针也无济于事。我们用了k药后,骨痛逐渐缓解,直至最后止痛药完全停了,症状缓解。脑转慢慢也消失了,没有形成任何症状。所以,这个药对转移灶的控制还是很好的。

十一、药物有哪些副作用?应该怎样去应对?
答:副作用主要是皮疹和疲劳(累死重感冒的感觉)。最严重的副作用据说是间质性肺炎。如果副作用太厉害,可以采用地塞米松缓解。总得来说,副作用比靶向药轻,且病人体质越好,副作用就越小。

十二、药物使用有什么禁忌症?
答:有器官移植经历的患者禁用。但目前针对PDL1的药物马上就上市了,有器官移植经历的患者可以重点关注PDL1药物的上市进展。

十三、与靶向药的关系,是否可以与靶向药联用?
答:目前PD1是作为末线药物出现的,就是说化疗和靶向都失败了才使用PD1。目前很多临床研究的方向是将PD1与某些靶向药联用,但这更多的是药厂在商业利益上的考虑,事实上,PD1的主要研发者陈列平教授是不支持这种联用的,甚至不支持在使用PD1时吃中药。因为个别中药成分,如黄芪,会影响PD1起效。

十四、盲试药物过程中,如何尽快判断药物是否起效?
答:根据肿瘤标志物或者CT检查结果。其中肿瘤标志物能很快看出药物是否有效。我爸ca199很敏感,这个打下去第三天,指标就从4800下降到4000,我马上就判断药物有效了。所以在开始盲试药物之前,最好先找到一个敏感的标志物,并测定用药前的数值。

十五、药物起效后能停药吗?
答:可以的,我爸已经停药三个月以上了,情况一直很稳定。美国前总统卡特也是挺停了药,也没见有反复。临床实验中这样的例子更是多不胜数。甚至有个患者在使用了一次后就停药了,效果照样刚刚的。究其原因,人的免疫系统是有记忆功能的,药物刺激起效之后,这个记忆功能还在,所以不需要持续用药。

十六、PD1会耐药吗?
答:理论上来说会,但由于可以停药,所以只要控制好药物使用频次,耐药是可以无限期延长的,甚至不会在有生之年发生。这比靶向药是个不小的进步。

十七、PD1耐药后怎么办?
答: PD1只是免疫检查点中的一个,目前已经有大约七八个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被开发出来了,只是在临床阶段没有上市,比如TIM3抑制剂。我已经搭好了稳妥的途径可以获取这些新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,我爸一旦耐药,就能无缝换上新药。另外,因为我爸在吃靶向药时,表现出CMET扩增的迹象,所以还可以考虑回过头来吃克唑替尼一类的靶向药。所以,路子还是很宽的。
雪人16  大学四年级 发表于 2016-7-25 10:36:58 |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: 中国
本帖最后由 雪人16 于 2016-7-29 09:49 编辑

超实用笔记:盘点各类降压药使用的注意事项
2016-07-26 19:45 来源:丁香园作者:河图
使用降压药物能够有效降低血压,保护靶器官、减少心脑血管事件的风险。在选择降压药物时既要重视其作用机制及合理使用,也要充分认识到该药物的注意事项,才能真正做到安全有效的控制血压。
利尿药的注意事项
(1)应用噻嗪类利尿药进行降压治疗宜推荐较小的有效剂量,避免有效血容量过度降低而导致各脏器的供血量下降,可单用,也可与其他类降压药物如 CCB 类、ACEI 类和 ARB 类联合应用,可协同降压。
(2)最好晨起时服用,在每天的同一时间服用。不宜在晚上,因为夜间血流速度慢,血黏度高,利尿后,会使血黏度进一步增高,增加血栓风险;再者晚上用利尿剂,小便次数增多,影响患者睡眠而间接影响血压。
(3)腹泻时不宜应用利尿剂,因腹泻会使血液浓缩,血黏度增高,利尿会增加血黏度,血栓和心梗发生概率增加。
(4)长期使用噻嗪类利尿药时应定期监测血钾、钠、氯等电解质水平。如使用氢氯噻嗪、呋塞米等排钾利尿药或氨苯蝶啶等保钾利尿药时注意监测血钾,以防血钾过低或过高。
(5)对利尿药成分过敏者禁用该类利尿药,如对磺胺类药物过敏者禁用吲达帕胺;噻嗪类利尿药禁用于痛风患者。
(6)高血压患者合并糖耐量降低或糖尿病、血脂代谢紊乱者,尤其是高尿酸血症患者慎用噻嗪类利尿药,如长期或大剂量应用应定期监测血糖、血脂、尿酸水平以及电解质情况等。
(7)利尿剂对性功能有一定的影响,长期使用噻嗪类利尿剂的男性,3%~32% 出现性功能障碍 [1],可引起勃起功能障碍和性欲减退,精子数目减少,停药后症状可减轻或消失。
β- 受体阻滞剂的注意事项
(1)运动员慎用。
(2)要从小剂量开始,切忌开始即大剂量用药。剂量应个体化,以避免心动过缓的发生。
(3)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波动较大时,β- 受体阻滞剂可能会掩盖低血糖症状。
(4)可引起支气管平滑肌痉挛及对糖脂代谢异常,而加重支气管哮喘及糖尿病,血脂升高,加重心衰,因此有慢性肺部疾患及哮喘,糖尿病、高脂血症、心脏传导障碍者应慎用。
(5)若没有医师指导,不得突然停药或变更剂量,突然停药可出现交感神经活动亢进,血压急剧升高,心率增快引起高血压危象及诱发心绞痛及心肌梗死,所以长期服用β- 受体阻滞剂患者不可突然停药,必须停药时要注意逐渐递减剂量每 2~3 天剂量减半,整个撤药时间应至少持续 2  周。
(6)β- 受体阻滞剂因有抑制心肌收缩力的作用,因此不宜与维拉帕米合用;不主张与利尿剂配合使用。
CCB 类药物的注意事项
(1)目前因短效 CCB  用药后血压下降过快,易引起低血压反应,反射性引起心率增快,血压波动较大,目前在非紧急状态时已不主张使用短效心痛定,多主张使用每日 1-2 次的长效 CCB。
(2)初始用药时,少数患者出现面部潮红、头胀、心跳加速。  如初始小剂量用药,适应后逐渐加大剂量,这些不良反应会较轻微。
(3)双下肢轻度凹陷性水肿也是 CCB  的常见副作用,如在应用 CCB  时加用小剂量利尿剂就可以缓解,并可增强降压的效果。
(4)CCB  和β- 受体阻滞剂联用会明显地抑制窦房结活动和延长房室传导时间,特别对于老年人,在心室功能不全和自身有心脏传导缺陷患者,在使用这两类药物时,要密切关注心电图监测 [2]。
ACEI 类药物的注意事项
(1)该类药物应从小剂量起开始使用,并逐渐加量到起效,尤其是肾动脉粥样硬化的老年患者,避免血压过度降低。患者要定期做肾功能和血钾测定。
(2)严重肾功能不全 (肌酐清除率<30 ml/min) 者禁用本品。双侧肾动脉狭窄与单个功能肾的动脉发生狭窄者,使用本品时导致严重低血压和肾功能不全的危险性增高。
(3)对于双侧肾动脉狭窄、脱水者以及孕妇应禁用该类降压药物。
(4)ACEI 由于抑制醛固酮的释放可以引起高血钾 ,尤其在肾功能不全或合用保钾利尿剂或口服补钾药物时更容易发生 [4]。
(5)ACEI 类药物会导致头晕、眩晕等不良反应,所以驾驶及进行高空作业的人慎用。
(6)如果患者使用该类药物期间出现干咳,若不能耐受应及时停药,并改为其他降压药物进行治疗。
(7)如果患者用药期间出现低血压现象则应让患者躺下,该症状会立刻减轻,一旦患者血压水平稳定可以考虑继续使用该类药物治疗。
(8)患者在使用 ACEI 类降压药物期间同时使用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容易引发低血糖,所以应对同时联用上述药物的患者进行密切的血糖水平监测,一旦患者出现严重的低血糖时,应及时静脉推注葡萄糖溶液进行治疗。血压水平稳定可以考虑继续使用该类药物治疗。
(9)对于正在使用非甾体抗炎药与选择性环氧化酶 -2 抑制剂的患者,使用 ACEI 时会导致 ACEI 的作用削弱,并且进一步导致肾功能损害,甚至发生肾衰竭。
ARB 类药物的注意事项
(1)使用时要减量,避免用量过大,血压下降过快而致肾功能恶化。
(2)用药前注意查血生化、肝功能及血钾。
(3)可在进餐或空腹时服用,最好在每天的同一时间服用。
(4)严重肾功能不全 (肌酐清除率<30 ml/min) 者禁用本品。双侧肾动脉狭窄与单个功能肾的动脉发生狭窄者,使用本品时导致严重低血压和肾功能不全的危险性增高。
(5)因 ARB 药物会导致头晕、眩晕等不良反应,所以驾驶及进行高空作业的人慎用。
(6)妊娠期高血压及哺乳期女性患者不可用。
(7)对于正在使用非甾体抗炎药与选择性环氧化酶 -2 抑制剂的患者,使用 ARB 会导致肾功能损害,甚至发生肾衰竭。
α 受体阻断药的注意事项
(1)用药后不仅要测定卧位血压,还应测定站立位或坐位血压;患者在用药后出现不适症状时要采取仰卧位,密切关注血压,血压过低可采用升压药纠正。最好采用坐位服药。
(2)在给药初期或突然增加剂量的情况下,易出现体位性低血压而引起起立时头昏、眩晕、恶心、胸部不适、呼吸困难等症状,因而对于从事高空作业,驾驶汽车等风险性较高的工作人员不易使用。如果药物过量引起低血压,患者应立即平卧,取头低位。
(3)服用时宜将药片完整吞服,不宜咀嚼、掰开或碾碎,因容易引起一过性血药浓度升高而出现副作用的可能性增大。如大便中出现药片类似物,系排出体外的药物空壳,无需担心。
(4)已知对其任何成分过敏者禁用;近期发生心肌梗死者禁用;有胃肠道梗阻或任何程度的胃肠道腔径缩窄病史者禁用。
(5)特拉唑嗪不用于有排尿晕厥史的患者。
(6)易致胎儿畸形,故怀孕哺乳期妇女不易使用。
其他类型降压药的注意事项
(1)硝普钠
对光敏感,溶液的稳定性较差,滴注溶液应新鲜配制并迅速将输液瓶用黑纸或铝箔包裹避光。新配溶液为淡棕色,如变为暗棕色、橙色或蓝色,应弃去。溶液的保存与应用不应超过 6~8 小时。溶液内不宜加入其他药品。硝普钠注射液只可静脉慢速滴注,切不可直接推注。
最好使用微量输液泵,这样可以精确控制给药速度,从而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。麻醉中控制降压时突然停用硝普钠,尤其血药浓度较高而突然停药时,可能发生反跳性血压升高。对诊断的干扰: 用硝普钠注射液时血二氧化碳分压 (PCO2)、PH、碳酸氢盐浓度可能降低;血浆氰化物、硫氰酸盐浓度可能因本品代谢后产生而增高;其超量时动脉血乳酸盐浓度可增高,提示代谢性酸中毒。
(2)利血平
对萝芙木制剂过敏者对利血平也过敏,包括含利血平的复方制剂,如复方利血平氨苯蝶啶、复方利血平等。过敏患者、体弱和老年患者、肾功能不全、帕金森病、癫痫、心律失常、心肌梗死、心脏抑制、呼吸功能不全、消化性溃疡、胃肠功能失调、胆石症、高尿酸血症和有痛风病史者、慢性肾功能不全慎用。
参考文献:
[1] Van dijk,De l A,Rosette JJ,et al.Effects of alpha adrenoceptor antagonists on male sexual function[J].Rrugs,2006,66(3):287-301.
[2]  温绍君, 刘洁林, 刘雅, 等. 降血压药物的潜在不良反应及其预防 [J].  药物不良反应杂志,2007,6(9):172-176.
[3]  林荣莉,刘福斌.  常用降压药物的临床注意事项 [J].  药物与临床,2009,16(16):66-67.
雪人16  大学四年级 发表于 2016-7-25 10:36:58 |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: 中国
本帖最后由 雪人16 于 2016-8-3 18:53 编辑

案例参考

EGFR突变肺腺癌的全程管理案例   (简介:靶向化疗穿插长期生存,基因突变转换)
http://www.yuaigongwu.com/forum. ... 4&fromuid=51026
(出处: 与癌共舞)  BY 一只白杨


骨转移治愈,希望对大家有帮助.    (简介:骨转处理细节)
http://www.yuaigongwu.com/forum. ... 2&fromuid=51026
(出处: 与癌共舞)  BY 臭猴子
雪人16  大学四年级 发表于 2017-10-1 21:08:28 |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: 山东枣庄




癌痛治疗方法


1、镇痛药物治疗方法:分三阶梯治疗方法和非三阶梯治疗方法
2、非镇痛药物治疗方法:分手术治疗、放射治疗、化学治疗、激素治疗、心理治疗、物理治疗、神经阻滞治疗和介入治疗等

(一)三阶梯治疗方法

1.WHO癌症三阶梯止痛治疗原则
五个基本原则:首选无创(口服、透皮等)给药,按阶梯用药,按时用药,个体化给药,注意具体细节。
(1)首选无创途径(口服、透皮等)给药
口服给药:无创、方便、安全、经济
其它无创性途径给药:透皮帖剂、直肠栓剂、经口鼻粘膜给药等
(2)按阶梯用药: 按疼痛强度选择相应阶梯的药物。
A、轻度疼痛:非甾体类抗炎药(NSAIDs)(以阿斯匹林为代表、第一阶梯)
B、中度疼痛:弱阿片类药物(以可待因为代表、第二阶梯)±NSAIDs±辅助药物
C、重度疼痛:强阿片类药物(以吗啡为代表、第三阶梯)±NSAIDs±辅助药物
(3)按时用药
根据时间药理学原理,维持平稳有效的血药浓度,有利于持续有效地镇痛,减少药物的不良反应。
(4)个体化给药
癌痛个体对麻醉止痛药的剂量、疗效、不良反应差异明显,故要个体化选择药物,个体化滴定药物剂量。
(5)注意具体细节
强调癌痛治疗前应花一些时间(15分钟)对病人及家属进行癌痛治疗知识的宣教,内容包括:有癌痛应及时止痛,阿片类药用于癌痛不会 “成瘾”,如何进行疼痛程度评估、止痛药物的作用与不良反应,如何提高用药依从性等;目的:监测用药效果及不良反应,及时调整药物剂量,提高止痛治疗效果,减少不良反应发生。

2.药物选择与滴定
第一步:按疼痛强度选择相应阶梯的止痛药(NSAIDs、阿片类药物或其复方制剂)及滴定

第二步:根据疼痛类型(部位、性质),选用辅助药
止痛药的选择应遵循“同效低价”的原则,即同类药物中,尽量选择价格低廉、效果可靠、性价比高的药物。如非甾体类抗炎药,可优先选用扑热息痛、阿斯匹林、布洛芬、消炎痛等即释片;阿片类药物,优先使用吗啡即释片,若止痛效果不稳定或不方便时(如夜间睡眠痛醒)可考虑换用吗啡控释片,进食困难或口服吗啡副作用严重时(如严重便秘)的患者考虑换用芬太尼透皮贴剂。

(1)非甾体类抗炎药
用于轻度疼痛,尤其适用合并骨及软组织转移性疼痛,也可联合阿片类药物用于中重度癌痛。当其剂量已接近限制性剂量而疗效不佳时,应改用或合用阿片类药物(第二阶梯药物:可待因、曲马多)。

(2)阿片类药物
用于中重度疼痛。应根据患者的疼痛程度、身体状况和个体需要选择不同的药物:中度癌痛,可选用第二阶梯弱阿片类药物或其复方制剂;如原已用过弱阿片药物,或效果不佳,可改用第三阶梯药物强阿片类药物,如吗啡类。重度癌痛,如一般情况尚可,或原已用过弱阿片药,可直接应用吗啡片进行滴定。

①初始剂量滴定
A、即释吗啡滴定方案:
第1天:固定量=吗啡5~10mg,q4h
解救量=吗啡2.5~5mg,q2~4h
第2天:总固定量=前日总固定量+前日总解救量
(总固定量分6次口服,即q4h)
解救量=当日总固定量的10%
依法逐日调整剂量至疼痛≤2,此时剂量作为维持量,有条件可改用等效量控释片。

B、缓释吗啡滴定方案:
第1天:固定量=吗啡控释片10~30mg,q12h
解救量=吗啡即释片2.5~5mg,q2~4h
第2天:总固定量=前日总固定量+前日总解救量
(总固定量分2次口服,即q12h)
解救量=当日总固定量的10%
依法逐日调整剂量至疼痛≤2,此时剂量作为维持量。

C、芬太尼透皮贴剂(多瑞吉)的初始量滴定
第1天:固定量=多瑞吉25μg/h
同时口服即释吗啡10 mg,q4h×2次
解救量=吗啡即释片 2.5~5mg,q2~4h
第4天(72h后):第2贴=第1贴剂量+日解救量×1/2
解救量=当日固定量的10%
依法逐日调整剂量至疼痛≤2,此时剂量作为维持量。
D、吗啡转换成芬太尼透皮贴剂:
吗啡日剂量(mg)×1/2= 多瑞吉用量(即μg/h,q72h)

②阿片类药物剂量滴定之剂量递增,争取5个半衰期内滴定达到理想止痛剂量。

疼痛程度(NRS) 考虑剂量增加
7~10 50~100%
4~6 25~50%
2~3 25%
≤4及严重不良反应 减25%或再评估


③阿片类药维持用药原则
用即释吗啡片滴定达理想剂量时,有条件者可改用阿片控释剂,按时给药。例如:
A、缓释吗啡片      q8~12h
B、控释羟考酮片    q8~12h
C、芬太尼透皮贴剂  q48~72h
备用阿片即释剂,必要时给药:爆发痛解救用药或滴定剂量,每次用量为24h口服量的10~20%。

④阿片类药物不良反应的防治
常见的不良反应有:便秘、恶心呕吐、皮肤瘙痒、尿潴留、过度镇静和嗜睡、呼吸抑制和精神依赖等。阿片类用药全疗程均应预防便秘;预防恶心呕吐于阿片用药的第一天就同时开始;通过个体化滴定剂量避免出现过度镇静;备用呼吸抑制解救用药纳洛酮来预防呼吸抑制。

(3)辅助用药
    辅助用药具有辅助镇痛作用,适用于三阶梯治疗中任何一个阶段,有骨转移性疼痛、神经病理性疼痛者尤需应用。辅助用药可增加疗效、减少阿片类镇痛药用量及不良反应,改善终末期癌症病人的其它症状。
①常用辅助药物:
A、皮质类固醇:强的松、地塞米松等
B、抗抑郁药:阿米替林、西酞普兰等
C、抗惊厥药:卡马西平、苯妥英钠、加巴喷丁等
D、NMDA受体拮抗剂:氯胺酮、美沙酮等
E、α2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药:可乐定等
F、抗心律失常药:利多卡因、慢心律等
G、抗焦虑类:苯二氮卓类(由于此药有潜在药物依赖与停药惊厥危险,不鼓励长期使用)
②癌性疼痛的辅助药物用法
    A、软组织痛:加用NSAIDs、糖皮质激素等
    B、癌性骨痛:加用糖皮质激素、NSAIDs、降钙素、双磷酸盐、放射性核素
    C、癌性神经痛:加用糖皮质激素、甲钴胺、VitB12、阿米替林、卡马西平、加巴喷丁、巴氯芬等
D、内脏痉挛痛:加用东莨菪碱、糖皮质激素等

(二)非三阶梯治疗方法
    对于哪些使用三阶梯治疗方法还不能达到镇痛治疗目的的患者,如无法进行或不愿使用口服用药、无创给药镇痛效果差,可选用非三阶梯治疗方法,即通过静脉或椎管内给药,常用方法有:PCIA(病人自控静脉镇痛)和PCEA(病人自控硬膜外镇痛)。

1、PCIA方法
药物:芬太尼(5~8μg/ml)+ 咪唑安定(100~200μg/ml)
参数:负荷量:5ml
      背景输注:1~2ml/h
      单次给药量:2ml
      锁定时间:20~30min
最大用药量:10ml/1h

2、PCEA方法
药物:0.125%~0.15%布比卡因或罗哌卡因 + 芬太尼(1~2μg/ml)
参数:负荷量:3~5ml
      背景输注:2~3ml/h
      单次给药量:3ml
      锁定时间:45~60min
最大用药量:10ml/1h

(三)手术治疗
1、适应证:肿瘤侵犯神经组织、压迫脊髓
2、方法:姑息手术、减瘤术

(四)放射治疗
1、适用证:骨转移、脑转移、脊髓受压
2、能量:4MV~8MV的X线或60钴
3、剂量:40Gy~80Gy

(五)化学治疗
1、适用证:恶性淋巴瘤、乳腺癌、绒癌、小细胞肺癌、睾丸肿瘤、卵巢癌、多发性骨髓瘤或白血病等
2、用药:根据不同肿瘤选择不同的化疗方案

(六)激素治疗
1、适用证:乳腺癌、前列腺癌、子宫内膜癌等
2、用药:肾上腺皮质激素、性激素(雄性激素、雌性激素和孕激素),根据不同肿瘤选择不同的激素和剂量

(七)心理治疗
心理治疗在癌痛治疗中占有重要的位置,不可或缺。癌痛病人的总疼痛是病人身体与心理社会因素之总和,故在治疗癌痛患者身体疼痛之前或同时,必须帮助患者解决心理-社会问题,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。
常用方法:言语性心理治疗、支持性心理治疗、认知疗法

(八)物理治疗
对癌痛治疗有积极作用的物理治疗方法有:针灸、TENS、松驰训练、香熏治疗和音乐疗法,可酌情选择。

(九)神经阻滞治疗
神经阻滞治疗方法有颅神经阻滞、脊神经阻滞和交感神经阻滞。根据用药不同又分为非永久性神经阻滞、永久性神经阻滞和连续性神经阻滞三种。
1、非永久性神经阻滞
药物:0.25%布比卡因或罗哌卡因
用法:根据不同神经类型给予不同的剂量
2、永久性神经阻滞
药物:无水乙醇、酚甘油
用法:①无水乙醇:外周神经:0.5~1ml/支;硬膜外腔:3~5ml/次
②酚甘油:外周神经:5%~10%浓度,1~2ml/支;硬膜外腔:15%~25%浓度,3~5ml/次
3、连续性脊神经阻滞
方法:脊髓神经电刺激、植入式脊髓镇痛泵

(十)介入治疗
1、适应证:肿瘤侵犯神经组织、压迫脊髓
2、方法:神经射频毁损、导管介入

发表回复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  • 回复
  • 转播
  • 评分
  • 分享
帮助中心
网友中心
购买须知
支付方式
服务支持
资源下载
售后服务
定制流程
关于我们
关于我们
友情链接
联系我们
关注我们
官方微博
官方空间
微信公号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