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患者服务: 与癌共舞小助手
  • 微信号: yagw_help22

QQ登录

只需一步,快速开始

开启左侧

【讲座笔记】王长松---胃病的中医调养

  [复制链接]
958 0 上医网 发表于 2015-9-9 19:36:22 |

马上注册,结交更多好友,享用更多功能,让你轻松玩转社区。

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,没有账号?立即注册

x
王长松,医学博士,主任医师,副教授,硕士研究生导师。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中医科主任,东南大学医学院中医学教研室主任。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肿瘤经方治疗研究专业委员会l常务理事。 江苏省中医药学会理事,老年医 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,中华中医药学会老年医学,亚健康及科普专业委员会委员,中国睡眠研究会会员。曾先后师从于西北名医杜雨茂教授和国医大师周仲瑛教 授。主持和参加多项部省校院级课题,获得江苏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,江苏省中医药科学技术三等奖1项,发表论文20余篇,编写论著10余部。近年来,关注 中医养生保健知识的普及,撰写有《寻找疾病的根源》,《健康书——伤寒杂病论养生智慧》和《微博中医之江南医者》三部养生保健科普著作,江苏省首届优秀青年中医药工作者。 5 U" n5 S1 U# u4 ^0 h1 w+ X; P' v

6 g6 j3 W8 H! Y0 k* b坐诊信息:每周一上海同仁堂四川中路店,预约电话18515663865。
7 f8 U, ^9 l( P/ u! B1 ?! G活动信息:王长松老师9月13日将在上海举办一场讲座:中医治病的奥秘,从“头痛医脚”谈起,欢迎大家参加。报名请联系上医网娟娟13166201487(微信号通手机号)
" U% q! ~4 L( J" P9 ?
9 X, B' ?. V' [脾胃为后天之本,升降之枢。为什么有的胃病久治不愈?! {! y* G5 U( d9 l/ ~
1.治疗不规范。医生的职责范围,我们无能为力2.只治不养护。有病交给医生医院,自己不保养,还坚持恶劣的生活习惯,殊不知病三分治七分靠养。3.养护不得法。比如蛋白粉不易消化,更增加了胃的负担。, s# V2 \7 K! b  P) X  w

7 a8 I7 A6 i5 `1 h  X6 c9 w胃病的中医调养要点:
5 `3 u+ f7 r& \4 ?" G% f5 r  ]1.饮食习惯与饮食禁忌。忌过饥过饱,忌偏食辛辣咸甜。忌生冷瓜果凉拌沙拉,寒性食物如薏米仁。忌韭菜生蒜。忌发酵臭味的东西,比如臭豆腐、豆腐乳。宜炒菜放姜熟蒜。宜晚餐八分饱" p# I9 ~8 ^4 w+ W
2.心情调养。高度紧张劳累可能会导致胃溃疡。# Z& l8 \' F& D& P& l' L/ ]# h
3.运动和按摩保健。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,边走路边摩腹。穴位保健:足三里和中脘。
: w5 [4 V$ X+ A" E' I, ?; d
& d  ^8 l$ J) }) V3 g/ E( C& T容易患胃病的六大体质:气虚质、阳虚质、阴虚质、痰湿质、湿热质、气郁质。
# Q. ^) k  ]1 F- r+ B5 l( A3 r& F气虚质:说话少气无力,容易疲乏,脸色偏黄
( S5 q+ @; Q( A(1)锻炼:不适合剧烈运动比如马拉松。适合静功,如太极、八段锦、提肛可以养气) X* r+ r' {" r" ]
(2)中成药:香砂六君丸(首选可长期服用比如1到2个月)、补中益气丸(伴有脱肛、中气下陷、长期便溏症状); [  d9 P7 h$ L
(3)单验方:党参15 黄芪30 茯苓15 炒麦芽15 水煎服,一日一剂
, `( w+ c0 @, R+ F& t9 E(4)药膳食疗方:小米红枣粥、参芪鸡汤、大米山药粥、炒香菇、炖青鱼、补气四大参:西洋参、太子参、人参、党参
) l0 ?! |1 b+ k1 j1 z- i阳虚质:手脚冰凉,平时怕冷,受风受凉容易胃不舒服' M, Z$ F; _: y# e2 S) k% y, [3 Z
(1)起居环境:避寒就温,阳光充足的地方,忌依山傍水之地。亦可在胃部多穿一层衣服
9 \; i2 h  m( A. O' g$ p(2)中成药:虚寒胃痛颗粒、温胃舒、理中丸(伴有拉肚子)1 z% A/ c9 L& T  Q7 S% I
(3)单验方:肉桂10 干姜15 小茴香10 水煎服,一日一剂
2 H! S3 {8 w  F# a% C% T紫河车600g,打成粉,每次3g,每天三次
% M. l1 n2 q) I$ h阴虚质:手脚心发热,口干舌燥,一吃辛辣易胃病。
0 Z! K$ o+ f& B常见于胃溃疡,胃炎。调养要点:滋养胃阴
  m( e: ~7 f, b5 q(1)精神调养:自觉养成冷静沉着的习惯,控制住怒火,忌暴躁。使阳气归根。可以读名著,推荐书目:余华《活着》,余秋雨、莫言。1 U+ ~: [1 c0 k4 m4 h' F# }
(2)环境调摄:秋冬养阴,秋冬时令吃膏方。平时注意补充津液,随身带糖盐水(非糖尿病人)
9 w+ l4 a% t, M(3)体育锻炼:不适合激烈运动。首选静功,吞津液。直立两脚与肩同宽,膝盖微屈,舌抵上颚,须臾会有津液从口中生出,缓缓吐下,用意念送至后腰。此功养阴。
' G9 D( _1 a" `- z( r(4)中成药:养胃舒、大补阴丸(阴虚严重如肿瘤放化疗后损伤脾胃)、麻仁软胶囊(阴虚胃病有便秘)! W% m7 Y1 Z/ ]# \
(5)单验方:石斛15 百合15 麦冬15 水煎服
8 t7 s2 ^# i' q石斛又叫枫斗,只用于阴虚胃病患者;百合既养胃又养5 u5 i5 F( K3 P! j) P
心肺,对心虚伴有失眠患者效果好。
# L* A7 ]& p) R) M药膳食疗方:
! W* r3 ]1 q( m8 z枸杞竹叶饮:枸杞子、生地、白茅根、竹叶各6克,泡水当茶饮。
3 H6 A5 L' `2 y' q五汁饮:梨汁、荸荠汁、藕汁或甘蔗汁、麦冬汁、鲜苇根汁,五汁和匀,频频凉饮,不拘时。6 U" C2 t/ P. ]9 ]
沙参玉竹煲老鸭:鸭汤中放15g沙参,15g玉竹。! C' i( G- W  k9 b- Y* }# ?; u
百合地黄汤:* Q" V7 @4 G  j; X) i/ ?, m
30g熟地,15g百合共煮,对胃病伴有便秘有很好效果。/ C2 N( Y: S* r" i, r, {5 P+ M$ J
固元膏1 G8 R9 d( u3 h* _
. I# K( C" C% ?9 O4 G) b
痰湿质:身体虚胖,较懒,脸上油多,舌胖大苔白腻,有齿痕,吃肥腻不易消化东西后易胃病。调养要点:化痰除湿& U. m' A* x" V! X* J
(1)环境调摄:避潮湿
. g5 |% b' Y$ s& H3 q, S7 z# {3 `  S(2)体育锻炼:长期坚持体育锻炼,可以把体内的湿气通过出汗排出, a2 u( w( O& k6 e/ T4 T6 J
(3)中成药:藿香正气胶囊、香砂六君丸(痰湿脾虚)2 J9 k1 O9 W5 p" O9 r
(4)单验方:陈皮10 法半夏15 焦苍术15 茯苓15 桔梗10 砂仁10 生姜5片 水煎服(此方平和)) q0 W& C% ~4 {3 g) d1 D
(5)药膳与食疗方:$ u; I7 p4 @3 }8 n9 E
茯苓粥:茯苓30克,打粉,大米50克,共同煮粥0 E% T7 g+ P: t/ m4 ]) j8 m0 q( ?
陈皮桔梗煎(特别适用胃不好,食物反流,引起梅核气慢性咽炎):陈皮10 桔梗10 生姜5片 泡水当茶饮。- y+ |& T: n3 i3 J4 b
藿香茶:藿香叶、紫苏叶各6克,开水泡服(南方气候潮湿,任何体质的人都可以喝)
& p: M5 \$ o( Q) i* X冬瓜海带汤、薏米红枣粥
  J5 W  N3 g# \, k' R
- ^/ M) t0 ?5 {0 [湿热质:身体实胖,精力充沛,脾气暴躁,雷利风行,平时自我感觉身体很壮,一生病容易大病。调养要点:清化湿热。- @5 |) M+ `) ]
(1)精神调养:加强修养,防止冲动发怒
9 S3 H( A! Q, [7 `: c(2)体育锻炼:游泳跑步,大量出汗,散发体内余热, r% f' k' [% p3 N" j
(3)中成药:一清胶囊、银黄颗粒,牛黄消炎片、黄连上清丸、湿毒清等。
( e: _* C+ j# q  b. U! E! ]3 e& \- W(4)单验方:栀子姜茶:大栀子七枚,炒焦,加水一碗,煎至七成,加入生姜汁10毫升,搅匀,饮下。复发者,加服玄明粉3克,调匀服用。止痛效佳。芩连茶:黄芩3克,黄连1克,开水适量泡水当茶饮。 - g: x& |9 B& i) ^4 K( ]
药膳食疗方:7 T: ^4 a8 H, b' o9 P' f
苦瓜炒西红柿:苦瓜100克,开水焯后切片,素油少许烧开,将苦瓜煸熟;西红柿洗净切月牙片,与苦瓜同炒。酌加盐及调料、味精少许化开,与蒜末同时加入,翻炒后起锅。
2 r1 H; u. e3 j& }4 m3 |清胃饮:绿茶适量,薄荷6克,白茅根15克,开水泡服。
8 W/ w7 @" x% s% {三色豆汤:白扁豆、赤小豆、绿豆各30克,煮烂,饮汤,吃豆。$ ]" y* J* R. ]  ?

+ \# @( b  ~( X/ F) R, t; s" ^气郁质:容易生气,林妹妹型。调养要点:疏理胃气7 G) G0 s: [9 ^
(1)精神调摄:参加文娱活动,培养豁达的性格。1 m& m) k  g/ S8 Z* C2 t5 c
(2)按摩:理胸胁,揉胃脘。
$ w' B, D( A7 t' x对于五六十岁哀声叹气患者,可用推背法。沿背中线从上往下推20-30次。会推拿者可插,提肩胛骨。
' R" N" J; ^/ B, r1 B(3)中成药:气滞胃痛颗粒、胃苏冲剂、逍遥丸(气滞伴胃病或乳腺增生者)、丹栀逍遥丸(气滞伴胃病且上火浮躁者)、四磨汤口服液(气滞伴胃病且便秘)等。
* I0 V. l- h( Y* B& c, `, v(4)单验方:炒枳壳15,炒麦芽15,莱菔子15,月季花10。水煎服,一日一剂。2 |4 V7 ~* @+ H- i6 x+ Y9 l  @
玫瑰粥:大米1杯,玫瑰花10朵,冰糖适量,清水约1000毫升;水煎煮粥。% s6 a  b4 R4 P- _) g# i
香橼佛手粥:香橼15克,佛手15克,山药30克,大米50克,清水约1000毫升;水煎煮粥。
6 b' D- f6 M% N0 r0 d- J2 b7 X: m- `) i冰糖木瓜炖雪蛤:既解郁又丰胸。5 J; ?' |$ W$ m, d# f, }; `
大麦茶:大麦芽适量,泡水当茶饮。" L3 [0 q) C7 D  U5 z# [) h& D' |* \
提问环节:
4 D! ]; V9 o& T5 ]3 t; |" w1.有气虚阳虚怕冷症状,还有阴虚的手脚心发热,并且咳痰多,是何体质?% K  ]3 R. m* i6 p$ @1 x
答:归结为阳虚。阳虚怕冷,能量不足有时会表现为气虚。中医里有“阳虚是气虚的近一步发展”,气虚怕冷为阳虚。阴虚的手脚心发热是因为操劳导致阳气外散的表现。观舌苔淡白可知不是阴虚,阴虚必定伴有舌红苔光剥无苔。; ?7 @! r% \7 }* ?' B: D

6 K% f: b/ Y5 \& @! N# r5 u2.目前幽门螺杆菌感染人群很多,占80%,正常人因幽门螺杆菌导致胃病,经过中医调理后,若在外饮食若不注意再次感染,如何解决?& m" j/ y' ^, P* l0 \, G# H& x
答:幽门螺杆菌是致病原因,而胃中寒湿是致病条件。人的体内或多或少都有幽门螺杆菌,控制在一定范围内无碍,主要还是调理胃的环境,将胃养好可避免胃病再次发生。
8 J8 x- Y( {: t# U3 t) g
5 P7 N3 R2 k& U7 [3.餐后一段时间,临睡前会泛胃酸,如何解决?
" s! J- w1 l6 L5 m+ K, C答:餐后一段时间泛胃酸,从西医角度是与幽门关闭松弛有关。从中医角度,为乌梅丸证适用乌梅丸。从饮食方面可食炸面包片,黑芝麻等,注意不能吃甜味食物。! n: `0 h7 x' O+ Z
; T4 h& |& u8 B# G- E
4.有王老师说的上热下寒症状,请王老师判断一下是何体质:有时会少气懒言,怕冷,舌有明显齿痕,舌苔偏白。脸色偏黄白。饭后胃脘部胀堵。
& `" o& O8 |0 ^' N9 \答:较为典型的阳虚体质。导致上热下寒的原因有:气滞;阳虚:阳气虚衰后上浮导致上热下寒。根据情况判定为阳虚引起的上热下寒。
- N5 }, s+ y. M' v. t1 R5 J& `- P. `' j
  j! {. g! @9 F, t& c1 P5.脾胃和肠道之间有何区别?
) _. P0 b- n+ r+ r/ V, K答:中医把胃肠放一起,皆属于脾胃范畴。
5 a3 U  N( T2 q! o
) e' |$ ^9 @3 j, O6.会不会有脾寒胃热或脾热胃寒情况?
+ n6 n) k7 u8 ~5 j  K# K6 W答:有,此种情况较为复杂 ,需要辨别个人寒热虚实之比再治疗。可用寒热共用法治疗。4 s  y" o0 V2 U2 X" P3 x: R

- q2 w8 i5 Y& C- S/ g$ m7.半夏泻心汤换为甘草泻心汤可否用于治疗阳虚引起的上热下寒证?
/ l1 E8 m7 Q5 c+ c1 F& Q答:不适合,汤剂中的黄连黄芩比较寒凉,不适用于虚寒患者。泻心汤多用于舌苔黄腻或白腻且胃脘不适。7 Q% d' Y, e( j1 C5 @

$ C* c( ~; [; I8.胃在五脏六腑中的关系,若胃不好会导致哪些脏腑病变?9 ~& b  \0 I0 n* ?/ a2 Z" t
答:这个问题很复杂,一言以蔽之:脾胃为升降之枢,后天之本。脾胃衰败各种病都可能出现,中医有为其衰败则病难治之说。要注意对脾胃的调养。
* ^5 B+ o5 T2 [3 r# R* v7 w, C. V6 |; n
9.有吃得很少就饱了的人,也有吃很多不胖的人,这是为什么呢?" Q# s" n0 @, Y+ K
答:这都是脾胃的问题。并且都是属于脾虚。脾主运化,一方面将摄入的食物吸收,另一方面要将其运到人体的各处部位。脾胃好,体内能量可持续性比较强。若脾胃虚有部分人一吃就饱是因为脾胃“化”的能力差;有的人非常能吃因为运的功能差,没有接受到食物的脏腑会向脾胃发出信号,导致饥饿。因此临床上食欲不振和食欲亢进都是脾的问题。
  G, \, R6 n' v
' a6 e. U( Y& @* _8 ^10.认为中药是苦寒的,对脾胃有损伤,如何来健胃?
" x' L/ u$ D0 h1 e+ a- y! G答:这是有误区的。不是所有中药都是苦寒的,有些中药是伤胃的,有些是键胃的。苦寒的药吃多了会伤胃,但不是所有药都是苦寒的。
0 J3 C( N4 ]1 o1 k
5 c! G" I* X$ v8 H8 @" z11.胃窦炎出现了便秘是和肠道有关系吗?, Z8 j! ~6 |/ {) s/ ~$ j: b2 W
答:还是脾胃的问题。胃的病伴便秘不是单纯的肠道便秘,便秘分气虚引起的便秘,阴虚导致的等等因素,要根据个人体质判断。' U& P2 x7 J& m) M

; W8 v% X: h! Z  J) e12.对中医感兴趣,但是大学没学医,想了解国家这方面政策。- A$ \3 k* D5 t/ z
答:很困难,目前国家出台了师承中医,要跟师三年才能考出助理医师,之后还有规范化培训等。若对中医感兴趣可将其发展为爱好。0 m) r1 R( r5 M  F: K7 y9 a
0 O' P2 J. B1 a9 G0 T
13.一位6--7岁小孩先天脾胃不足,脸色差,饭后胃胀,不想吃中药,如何解决?* H& A' H4 s8 R( Y3 h  V
答:这个时候是调养的好时期。一、可以选用中成药,如小儿健脾散,十四岁前小孩一般不会推荐味苦的中药。二、小孩子的病大部分可以通过推拿治疗。推拿加穴位贴敷可治疗70%-80%的小儿疾病。

发表回复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  • 回复
  • 转播
  • 评分
  • 分享
帮助中心
网友中心
购买须知
支付方式
服务支持
资源下载
售后服务
定制流程
关于我们
关于我们
友情链接
联系我们
关注我们
官方微博
官方空间
微信公号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