研究肺癌47年,83岁廖美琳教授告诉你:肺癌不可怕
本帖最后由 与癌共舞小助手 于 2017-12-31 23:16 编辑研究肺癌47年,83岁廖美琳教授告诉你:肺癌不可怕
小编有话说
3月23日,中国宋庆龄基金会公益基金项目“肺凡力量”患者教育系列活动启动仪式上。见证我国肺癌治疗史跃迁的权威专家,83岁的廖美琳教授在启动仪式上分享了对肺癌患者医学治疗、免疫提升和心理支持的思考与感受,鼓舞励志,温暖人心。在这个春暖花开的季节,小编愿将廖教授的话语与大家共勉,一起重拾信心,与癌共舞。
廖美琳教授(分享实录):
我从1957年毕业,成为呼吸科医生,1970年开始研究肺癌直到今天,应该可以说是70年代以来肺癌诊疗发展的见证人。70年代的时候,医生对肺癌是没有什么办法的,大家可能不知道我那个时候的痛苦:那时候跟病人说得很好,要怎么怎么乐观,但是我们的武器太少了,只有几个化疗药。
从70年代到现在,我很感慨,整个国家包括国际上对肺癌的治疗,不再是以前一筹莫展的状态,这让我觉得很高兴。我现在看门诊,是带着很高兴的心情去的,不像以前心情沉重。现在我把看门诊作为跟病人交流的平台,为什么呢?因为肺癌治疗的疗效提高了。
怎么提高呢?最初我们没有很好的、正规的、规范的方法,但从1970年到1990年,化疗取得很大的进步,这是第一个时代。第二个时代是90年以后,有了第三代化疗药,效果提高了,副作用也降低了。
而到2000年以后,靶向治疗开始出现,它的进步让我很高兴。我想告诉大家,我最初并不看好它,但是我的第一个用靶向药的病人让我看到了效果。
这位病人是我的一位同事,是眼科主任,全身转移(包括骨、脑、肝),由于不能吞咽,鸡蛋都不能吃。我告诉家属,可以去香港去买易瑞沙。吃了以后,她的孩子当天晚上打电话告诉我 “我妈妈可以吃鸡蛋了”,大家可能觉得,吃鸡蛋有什么?因为这位病人吃鸡蛋不好吞咽。但是我确实没想到,没想到效果那么快,后来这个病人的病情得到了显著的改善。
如果经过分子病理诊断,有基因突变,就有很大机会用上靶向药。有的病人做了基因回来朝我哭,他说“我的基因,有一个‘+’号,我完了”,我告诉他这个基因不是坏事,说明你可以吃靶向药的,他说哎呀吓我一大跳,他一直到现在都活得挺好的。
我们肿瘤界现在已把肺癌这个肿瘤列为慢性病了,所以别老以为自己是晚期就绝望了,晚期不等于没有治疗方法。现在治疗的武器多了,病人生存期明显延长,情况有了好转。但是呢,我还是每天晚上要看书,现在各种信息多得不得了,我还得结合病人的经验,继续研究。
今天有这么好的机会,能跟大家在一起交流,我很高兴。希望大家放宽心,别着急,如果病人是你的家属,更不要瞎着急。有些时候,家属、朋友听说某某人长了肺癌,都着急不得了,都来出点子想办法。我告诉大家,不要着急,不要乱出点子,要听医生的,安心治疗。
我今年83岁了,1970年后专门研究肺癌,我是肺癌治疗发展的一个见证者。我希望也祝福患者能得到幸福、快乐的生活,今天这个活动很好(“肺凡力量”患者教育活动),希望这样的活动能持续下去,让我们医生跟病人的隔阂越来越少,越来越团结在一起,大家相互帮助。谢谢大家!
Q:关于肿瘤患者的心理支持与照护
廖美琳教授:病人吃靶向药一段时间后,耐药是必然存在的,但是不要怕,耐药是可以解决的。我们现在有了第二代、第三代靶向药,还可以化疗、免疫治疗,武器很多。有些人会出点子,说这个药吃不了,病人吃了如果耐药,之后就没药了,这个话,我们医生是不同意的,也会影响患者的治疗。
我觉得正确的态度很重要,医生一定要跟病人做心理沟通。医生不单单是看病,还要看心理。我觉得现在是加强肿瘤心理治疗的好时机,这恰好也是我近十年来的心愿。
我看门诊,会想办法在话不说重的前提下,把治疗的预后告诉患者。在我们科里,也有医生专修心理学,因为如果病人心理状态不好,精神负担重,免疫功能就会降低,肿瘤可能会发展,如果病人心理上开朗一些,情况就好多了。
以前有一个医生,病人跟他不停地问,这个病怎么办怎么办。他说你不要再说了,你跪下来这个病也好不了。第二天查房,我发现病人的症状明显加重,表情悲观。后来我把医生叫来,告诉他你不能跟别人这样说。虽然晚期的确办法不多,但是心理好了,他就宽心了,活的时间自然就长了。
所以我给大家一个忠告,没有根据就不要乱出点子。一些病人觉得患癌以后就好像“我不在这个社会,大家都歧视我”,虽然也有人跟他讲话、吃饭,但那种感觉不一样,好像和人类隔离了。虽然癌症不会传染,但是家人、亲人对他的态度是有变化的。
所以我提出要心理治疗,要重视患者的心理感受,也要摆正医生跟患者之间的交流,我们的关系是密切的、是友好的,我们是一起抗癌,医生和患者应该是在一个层面上共同斗争的。
Q:关于肿瘤患者的免疫提升支持
廖美琳教授:现在电视台、报纸经常在讲免疫力,其实他们讲的免疫力跟我们医学上的免疫力不是一个概念。什么道理?免疫分成特异性、非特异性免疫,肿瘤的免疫有它的特点,它和免疫系统的T细胞功能差有关。T细胞可以对抗感染,阻挡癌细胞新增。T细胞功能如果受到抑制,对抗肿瘤的免疫力就差了,肿瘤就越长越大。
我最近还跟一个搞基础研究的老朋友聊天,他说,大家认为癌症问题都是跟免疫力有关系,但是他并不认为。正常的身体里也有所谓的癌细胞,癌症就是癌细胞发生变性,有突变。
癌细胞与免疫共存,当细胞发生突变,在不利的微环境中,就会有癌症发生的可能性。
有人会问,用点中药调理,会不会有一些效果呢?比如以前老是打增加免疫的药,这些药也不是特异的,但做为辅助治疗、调节人体平衡我不反对,可能也有帮助,但这个和免疫治疗不是一回事。
Q:关于第三代EGFR抑制剂
廖美琳教授:靶点治疗我刚才已经讲了这个例子,我对TKI挺欣赏,从那时起也改变我的人生观。TKI的确对晚期病人有效果,大家不要看到晚期就害怕。
我们靶向治疗就是找靶、找到对抗癌症的靶点,它可以使我们的靶向治疗取得效果。比如说易瑞沙,是第一个对晚期肺癌有效果的靶向药。为了这个药,研究人员走了很多弯路到今天,后来也启发了很多新药的研究,它要记首功。
我们找到对应的靶点,给予治疗。有些患者有EGFR突变,假如是阳性的,70%用易瑞沙有效果,可以缓解,延长生存期。我手里七年、八年的病人还不少,每个医生手里都有很多,如果把这些患者聚拢,人数其实很多了。
我们中国人EGFR突变概率比外国人高,外国人只有10%到15%,我们有45%左右。很多肺癌病人检测结果都是阳性的。但是治疗前,我们一定要检测。首先一定要做基因检测,请病人配合,要拿组织、穿刺、活检,这不是医生残酷,而是确保治疗效果必须做的。
有些病人害怕吃一代药,怕吃了以后会耐药。其实如果一代耐药了,有50%-60%患者会发生T790M突变。针对T790M阳性的患者,还有三代药有效,又可以延长生存。刚才听说第三代EGFR-TKI靶向药也很快就要上市了(小编注:EGFR第三代抑制剂奥希替尼已经于2017年3月24日宣布国内获批)。
总之我想告诉大家,现在肺癌的生存期已经延长很多,五年、六年并不稀罕,七年八年的也有好几个,所以我觉得有了这样的靶向治疗,能延长晚期肺癌的生存时间,肺癌也没有以前那么可怕了。
我现在看门诊挺宽心的,到了我这个年龄,觉得跟病人在一起非常享受,我是非常开心的。享受什么呢?他们的情况,我能解决一部分,病人还能好好活着,情况还挺好,我就挺高兴的。
相关阅读:
在春寒中彼此温暖,在缅怀中砥砺前行
伟大的医学研究期待社会民众的理解和支持
起底泰瑞沙(AZD9291):不可不知的关键临床数据
2017,与癌共舞送您一枚法律云智囊~
廖美琳教授口述 满满的正能量,点赞! 希望,又看到希望 感谢分享! 希望靶向药多出几代,让所有的癌症都能真正的变成慢性病 感谢楼主分享!确实,合适的方案和良好的心态都很重要,当然希望能有更多有效的方案,希望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进步最终攻克这一难题!祝福楼主家和大家新年都好运!
感谢楼主分享! 廖教授也研究过中医抗肿瘤 谢谢这样的鼓励,每个字眼里都告诉我们不要绝望 谢谢!!!!!
页:
[1]
2